攀巖(Rock Climbing運動有“巖壁芭蕾”、“峭壁上的藝術(shù)體操”等美稱,由登山運動衍生而來,富有很強的技巧性、冒險性,是極限運動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在世界上十分流行。
攀巖是從登山運動中衍生出來的競技運動項目。50年代起源于前蘇聯(lián),是******中作為一項軍事訓練項目而存在的。1974年列入世界比賽項目。進入80年代,以難度攀登的現(xiàn)代競技攀登比賽開始興起并引起廣泛的興趣,1985年在意大利舉行了一次難度攀登比賽。
競賽規(guī)則
主要以攀巖者的攀登時間的長短來決定勝負的。
自然攀巖可單人攀登,也可幾人組成相互協(xié)助攀登.人工攀巖的比賽場地可根據(jù)選手的技術(shù)需求,調(diào)整巖壁支點,選手在攀登中不得借助外力,以先到達目的地者為勝。
健身價值
到自然界去尋找一面峭壁攀登,是攀巖選手的理想追求,是攀巖愛好的至高境界。在攀巖的過程中,體驗用自己的身體和四肢與地球引力抗爭;體驗攀登對自己心理的刺激和震撼;體驗在高空中登上去突然滑下來時的巨大心理恐懼。因為有攀巖繩的保護你又能重新尋找支點,一次又一次重復,當你不斷克服放棄的念頭,不斷告戒和鼓勵自己沖上去的頑強信念,成功站在峰頂時,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是如此偉大。
種類
按地點分
1.自然巖壁攀登(Traditional Climbing):
定義:在野外攀爬天然生成的巖壁;一般是開發(fā)和清理過的難度或抱石路線,也稱為傳統(tǒng)攀登。
優(yōu)點:可以接近自然,充分體會攀巖的樂趣;巖壁角度、石質(zhì)的多樣性帶來攀登路線的千變?nèi)f化;由于巖壁固定,路線公開且可長期保留,所以自然巖壁的定級可經(jīng)多人檢測對比,成為攀巖定級的主要依據(jù)。
缺點:野外巖場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時間和******花費都較大;路線開發(fā)也比較費力。路線開發(fā)時間長后會老化。
2.人工巖壁攀登(Sport Climbing)
定義:在人工制造的攀巖墻上攀登,包括室內(nèi)攀巖館和室外人工巖壁,多為訓練和比賽使用的攀登方式,因此又稱競技攀登;
優(yōu)點:對攀巖者安全性較高;交通方便,省時省力;不可預見因素少,可以定期訓練或進行專項訓練;人員密集,便于交流切磋;另外,人工巖壁可以對路線進行保密性設(shè)置從而成為攀巖比賽的主要形式。
缺點:缺少特殊地形,創(chuàng)意性少,自由發(fā)揮余地??;支點的可調(diào)性使得人工巖壁路線常變,定級主觀性更強,******度偏低,相對自然巖壁線路問題會比較尖銳,人工線路難度越大對力量要求高。
攀登形式
1.自由攀登(Free Climbing)
定義:不借助保護器械(主繩,快掛,鐵鎖等)的力量,只靠自身力量攀爬;
特點:此種攀登形式在中國占主導地位,較符合體育的涵義范疇,考驗人體潛能。
自由式按攀登的風格又細分為:
On sight
***是只在下邊看然后一次沒掉下來***上去了,沒有嘗試或演習,也沒從頂上滑繩下來仔細研究路線,這是攀登者能力的更好說明。
Red point
***是允許在練習時多次墜落,但你能至******一次做到從底爬到頂一次也沒有脫落。能Red point條路線說明攀登者的自由先鋒攀登能力至高能到多少。
定義:借助器械的力量攀登;
特點:在大巖壁攀登(big wall)中較為常用,對于難度超過攀登者能力范圍的路線有時也借助器械通過。其意義存在于攀登者的項目目標和活動歷程中而不在于攻克難度動作。對器械操作的要求較高。
3.頂繩攀登(Top rope)
定義:在巖壁上端預先設(shè)置好保護點,主繩通過保護點進行保護,攀登者在攀登過程中不需進行器械操作。
特點:安全,脫落時無沖墜力,適合初學者使用;但對巖壁的要求苛刻,巖壁必須高度合適(8到20米)且路線橫向跨度不大,由于需要繞到頂部進行預先操作,架設(shè)和回撤保護點的工作都比較繁瑣。有時為方便初學者,可在先鋒攀登的路線上架設(shè)頂繩。
4.先鋒攀登(Sport climbing)
定義:路線預先打上數(shù)個膨脹釘和掛片,攀登過程中將快掛扣進掛片成為保護點并扣入主繩保護自己,攀登者需要邊攀登邊操作。
特點:在歐洲尤其法國極為盛行,它比傳統(tǒng)攀登安全性高,可以降低心理恐懼(fear factor)對攀爬的影響,從而全力以赴突破生理極限,挑戰(zhàn)極高難度;另外,在角度較大或橫向跨度較大的路線中,先鋒攀登方式比頂繩保護有更大的便利,可以讓攀登者脫落后很容易地重新回到脫落處,對難點進行反復練習。由于這種方式使攀巖由冒險的刺激運動變成安全的體育訓練,所以先鋒攀登稱為sport climbing。
按比賽分
難度攀巖
是以攀巖路線的難度來區(qū)分選手成績優(yōu)劣的攀巖比賽。難度攀巖的比賽結(jié)果是以在規(guī)定時間里選手到達的巖壁高度來判定的。在比賽中,隊員下方系繩保護,帶繩向上攀登并按照比賽規(guī)定,有次序地掛上中間保護掛索。比賽巖壁高度一般為15米,線路由定線員根據(jù)參賽選手水平設(shè)定,通常屋檐類型難度較大。
速度攀巖
如同田徑比賽里的百米比賽充滿韻律感和躍動感,按照指定的路線,以時間區(qū)分優(yōu)劣。
抱石比賽
線路短小,難度較大,需要較好的爆發(fā)力和柔韌性。比賽設(shè)置結(jié)束點和得分點,抓住得分點并做出一個有效動作得分,雙手抱住結(jié)束點3秒得分。比賽一般4到6條線路,一條線路5分鐘時間。判定名次首先看結(jié)束點的多少如果結(jié)束點同樣多看得分點數(shù)量,看攀爬次數(shù)。
室內(nèi)攀巖
室內(nèi)攀巖是在一個高而大的房間內(nèi)設(shè)置不同角度、不同難度的人工巖壁(通常6—8米高),在上面裝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巖石點,供人用四肢借助巖點的位置,手攀腳登,來完成攀巖的體驗。室內(nèi)攀巖的難易程度可由人直接控制。巖壁也分為人工巖壁和天然巖壁。人工巖壁是人為設(shè)置巖點和路線的模擬墻壁??稍谑覂?nèi)和室外進行攀巖技術(shù)的訓練,難易程度可隨意控制,訓練時間比較機動,但高度和真實感有限。天然巖壁是大自然在地殼運動時自然形成的懸崖峭壁,給人的真實感和挑戰(zhàn)性較強,可自行選擇攀巖的巖壁和攀巖路線及攀登地點,而且天然巖壁的路線變化豐富,如凸臺、凹窩、裂縫、仰角等,讓你體會“山到絕處我為峰”的感受。
攀登方法:
1. Toprope:主要用作練習,兩人一組進行。保護組事先已經(jīng)設(shè)置好,繩索穿過固定在攀巖墻鉤環(huán),繩索的一頭系于攀登者腰間的安全帶,另一端通過穿過人腰上的鉤環(huán)并執(zhí)于保護人手中。如此,繩索從上方保護攀登者,安全感強,不必顧慮墜落,適合初學者。
2. Lead:要求攀巖者找到合適路線不斷向上攀登。攀登者身上攜帶繩索以及快扣組 (Quick Draw),邊攀登邊將繩索系于攀巖墻上的螺栓等保護裝置,以防萬一。一旦不慎跌落,惟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東山再起”。
3. Bouldering:即“徒手攀登巨巖”之意,如今一般指允許飛身跌落的所有攀巖運動。攀巖鞋以外無需任何其他裝備,可謂更原始、更自然的攀巖。巖石高度通常在四米以下,下鋪落地用的襯墊。超過四米的巖石,采用Toprope的方式,安全繩索從上方掛下為佳。
注意事項:
準備活動室內(nèi)攀巖在保護員一對一的幫助下,安全幾乎是可以保障的,但是不做好準備活動,在攀爬過程中,還是很容易受傷的。比如說大幅度的跨躍,如果攀爬之前熱身運動不夠,肌肉和韌帶非常容易拉傷。攀巖穿著寬松的衣褲,不妨礙攀爬***好了。但是,鞋子在攀爬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正確穿戴護具護具的穿戴也頗有講究。綁得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與腿間寬度保持一個食指的距離是極好的。太緊了,會影響到攀爬的姿勢,而太松了則容易脫落。爬之前,首要是先觀察面前的巖壁,想清楚一會上去的路線。速降面朝巖壁用腳蹬爬到頂端后,千萬不要立馬松口氣——還沒完呢。下巖——俗稱速降——雖然有保護員在下面幫助調(diào)節(jié)繩索,但如果不留心,還是有可能發(fā)生危險。特別是當你的繩索同巖壁間的距離太靠近時,一定要面朝巖壁、身體微向后傾斜的向下降落。同時,你也可以用腳蹬巖壁的方式掌握下降的方向和速度。
按比賽性質(zhì)
攀巖的分類有很多種方法,按照比賽性質(zhì)可分為速度攀巖、難度攀巖和大圓石攀登,世界上每年都有這三類運動的比賽。
完攀(Flash):
運動員在比賽之前可以收集路線的有關(guān)資料和觀察路線,在攀登過程中一次***成功登頂?shù)那闆r。
看攀(On sight):
運動員在比賽前對路線的信息一無所知,邊觀察邊進行攀登。
紅點攀登(Red point):
運動員可以對路線進行反復的觀察和試攀,只要達到終點即可。
速度攀巖(Speed climbing):
上方系繩保護,運動員按指定路線進行速度攀登的比賽。運動員按完成比賽路線所用的時間來決定每輪比賽的名次。
大圓石攀巖(Bouldering):
巖石高度不得超過4米,每條路線不超過12個支點。攀登時運動員不系保護繩。
按技術(shù)分類
根據(jù)不同的地貌特點,可將攀登技術(shù)分為巖石作業(yè)和冰雪作業(yè)兩大類,其中,巖石峭壁的攀登技術(shù)簡稱攀巖技術(shù)。攀巖是從登山活動中派生出來的一項運動。登山者即使選擇更容易的路線攀登幾千米的高峰,在途中也免不了要遇到一些懸崖峭壁,所以說攀巖也是登山運動的一項基本技能。